過年返鄉,慎終追遠。因此這篇針對自己的祖先來源,由人文的面向來探詢,也許資料來源仍有待商榷,也許日後能再佐以DNA鑑定,後續一定會有更明確的答案。而這一篇文章屬於百家姓中排名末段的童姓與阮姓,若您也想瞭解,或有更進一步的資訊,也歡迎您在地下留言。

年節期間,途經嘉義市文化公園南側蘇周連宗祠。

我的網路宗祠-新港童姓、古坑阮姓

圖片引用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公園是大小花幼時回嘉與阿公阿嬤一家人時常去的活動空間,有廣大的草皮可以讓小朋友恣意奔跑。

蘇周連宗祠據維基百科所述為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宗祠,於臺灣割讓日本後的1896年,為憂渡海祭祖不易,購買街長別墅改建而成蘇氏家廟,1939年成立蘇氏宗親會,光復後1958年擴大為蘇連周宗親會及蘇連周宗祠。

為何如此,因為據說元末福建同安蘇氏避禍,改姓連,或從外祖姓周,還有許姓,但有蘇姓族人表示,此一傳說有誤,發生地點、元代官名、…都是錯誤百出,必須經更嚴格的考究。這要留給蘇、連、周、許姓朋友有興趣的話去考證一番


最明確的,還是得要看祖宗牌位裡面的族譜紀載最為正確。可惜我家裏面的只有寫到「泉州」二字,其餘付之闕如。

跟上述一樣,有所謂的「童、董、楊」同宗的說法。從中國大陸的童氏宗親會網頁上寫到,童董聯宗是在元末17世童學顏任知府,與門下董將軍平亂,董將軍戰死,童學顏返鄉福建漳平縣永福裏長春社奉祀董將軍,因而聯宗。而董楊則為另一段故事,發生地為漳州。

而泉州童氏始祖童翼正因反元功勳,禦封流官世襲泉州十代指揮簽事。『明朝直隸和州含山縣銅城鄉東九都人,元季乙未年五月随從高皇帝舉』。高皇帝為朱元璋諡號,由乙未年推算為1355年,明朝直隸和州含山縣位於安徽省中部,銅城鄉目前不可考。此處之童姓祖先目前亦不可考。

泉州一脈之記載如下:

 二世公次子章監任浙江、湖州、德清縣丞後立籍。

 三世公之 次子襲職居泉州吳塔巷。三子開基同安下崎鄉爲始祖。四子開基泉州并德化縣上洋鄉。

四世公之 長子文英公建基朋山嶺後官洋等處。次子華禀貢生出身任汀州府連城縣教谕後立籍。 三子進士出身任浙江紹興會稽縣丞後立籍。

 四世公襲職,享年71歲,恭人楊氏、母舅楊三官人三人合葬在泉州翠屏山下。疑為五世

六世乾震公的功績載入泉州府志。以一世30年計算,至今約為西元1500年左右,清朝1636年建朝,中間應該尚有5~6代,再從內三鄉渡海來台。

官橋曙光童氏從泉州分出居住同安縣汀溪鎮下崎(蔡壩)任佘石獅。部分從住處遷至南邑田坪溪,後定居内三鄉(現南安官橋曙光村),現有人口1170多人。明末清初有179人(譜内記載)從内三鄉(曙光村)分出,族居台灣、金門等地。內三鄉在泉州靠西側內陸一帶

由上述看來,在明末清初於泉州內三鄉的署光村移居海外至金門、臺灣。但還是那句話:「必須經過更嚴格的考究」,畢竟還是缺少族譜佐證。


而在曾祖一輩居於嘉義縣新港鄉,由於童姓無子嗣,由劉姓外祖過繼,因此我們稱為「童皮劉骨」。時間點大約是在曾祖的前一代,當時在新港鬧區有打鐵店,祖先多以漳州人為可能,當時泉州人童氏祖無後,由劉氏過繼給童氏,也繼承了一些家產,包含一歷史悠久之硯台,墨汁溶入石中,僅以濕氣便能使墨汁滲出,可惜在火災之後遺失。而我們的祖宗牌位中也僅記載泉州祖三字而無詳細記錄。

北港與新港四百年前稱笨港,為臺灣最早漢人定居地區之一。荷領時期僅從此處登陸至內陸貓兒干社等部落拓點。明鄭時期雖實施官田之軍屯制度,但雲嘉一帶則多為私墾,笨港有泉州許友儀、許源興、許盛心及漳州人林姓祖入墾(參考資料:潘英 臺灣拓殖史及其族性分布研究)。1683年明鄭滅亡後,其親黨多被遣返大陸,清領後再次來台入墾,1700年北港天妃廟由漳州人居多之笨港街民合建,由此看來清領後笨港並未受到太多的人口遷移影響。

笨港原為北港與新港合稱,1731年設縣丞兼查往來船舶,1750年洪水的新水路將笨港分為笨港南街與笨港北街。1782年(乾隆47年)的漳泉械鬥,住在笨港北街的漳州人遷移至東方新建新港街,也就是現在新港的前身。1803年笨港再度受洪水氾濫成災,笨港南街受嚴重破壞,至此成為村落;富商則多移往北方建立新街。

道光30年漳泉械鬥又起,笨港北街與新港街的泉漳分居更益明顯。1857年北港溪潰堤,新街全毀,泉州人多移至笨港北街,因此後稱北港的笨港北街多屬泉州人的天下,而新港則多為漳洲人的天下。也許當初位於新街的泉州童姓祖先,因天災導致家道中落,不向北反而向東投靠熟識的漳洲友人,成為居住在新港的少數泉州人吧!

其實從生物學來說,我們從母方多遺傳了粒線體DNA,也的確跟母系更親。祖母吳氏則祖居於新港北港交界的北港溪灣仔內,現以板陶窯聞名。我推測灣仔內應該是被毀的新街一帶吧!劉姓在嘉義漳洲人屬十大姓之內,排第九(3.2%),祖母的吳姓排第七(3.8%),吳姓在新港鄉則在第六(4.3%),劉姓則在十名外。

而從洪惟仁先生的臺灣語言地圖集所示,新港應屬於雲嘉南漳腔區,灣仔內(板頭厝)則位於漳腔與北港新泉海腔區、蒜頭泉山腔區的邊緣地帶。

從清初自此估計也至少有十六、七世,但資料仍待補齊。

曾祖童添發,曾祖母許品(?~1963,父許東海、母吳里)

祖父童亟(1914~1980),祖母吳早(1922~1993,父吳群、母楊出甘),生二男四女,父親為長男。叔公童登科,嬸婆張罔市。


而先母阮氏的族譜則由長輩阮茂森先生多年來的查證,有比較明確的內容。開台祖阮剛毅先生由漳州府南靖縣糖坑白連社移居至雲林縣古坑鄉,第10世旁系阮春財夫人柯仙女為抗日柯鐵虎一族,先母為第14世。

從洪惟仁先生的臺灣語言地圖集所示,古坑鄉屬於雲嘉南漳腔區無誤。

 

我的網路宗祠-新港童姓、古坑阮姓

柯鐵虎(1876~1900)圖片連結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開台祖阮剛毅(1710-1772)於古坑頂坪仔、下坪仔開墾,擔任石家長工,石家將女兒石引(1726-1784)許配與他。古坑一帶於明鄭時期已開墾崁腳、崁頭厝,多為漳州人聚落。1683年鄭氏亡後,親黨多被遣返,土地又陷荒蕪。清領後又開始入墾,1690年漳州人拓至蔴園、庵古坑,1722年閩人吳英開拓至水碓、高林。阮氏開台祖大約在此時期來臺。

二世阮德意,妻塗氏。

三世阮鬆觀,妻何氏寄。

四世阮恭信,妻余氏變。

五世阮懿美,妻高新金。

六世阮義烈,妻王氏碧。

七世阮厚朴,妻蔡氏尾。

八世阮肚九,妻蔡氏教,生阮老嬰(1852~1920,妻高氏罔,領養子阮春財,子妻柯仙女,孫阮茂森);阮東京,妻黃氏美,生阮老藤(1841~1819,前妻梁愛笑、妻莊氏粗)。

九世阮仕庭,妻黃氏善,生阮綿(妻陳氏里)、阮永(妻戴氏儉,阮永之女阮羊促成古坑初中成立,阮羊之子黃朝文任古坑鄉長)。同輩另有阮老藤、阮老嬰、阮連根。阮仕庭、阮連根之父輩待確認。

十世阮連,妻黃土亀,生阮牛、阮章(妻劉氏森)、阮慶(妻韓氏有)?。阮綿與阮連疑似為同一人,仍待查

十一世阮牛(1880~1946,茂隆,妻吳氏金1878~?,纏足),生阮典(1902~?,長女,嫁吳金來),阮本(長男)、阮波(1907~?,次男,妻黃玉英)、阮輝(1910~?,三男,妻楊氏英)、阮炳炎(1912~?,四男,妻潘氏約)、阮醜(1917,次女,早夭)、阮棟(1917~?,養子。立,妻鄒氏隨)

十二氏阮本(1904~1973,妻張氏鏡1907~1977),生阮天河(長男)、阮天海(1929~?,次男,妻黃氏雪1914~?)、阮天賜(1935~?,妻楊氏秋)、阮千鶴子(1938,長女,早夭)、阮スミエ(1940~?,次女,純江)、阮美智子(1945,三女,早夭)

我的網路宗祠-新港童姓、古坑阮姓

十三氏阮天河(1927~1961,妻張氏論1927~1988),生阮世雄、阮世結及四姊妹,先母排行老二。據潘英的研究,阮姓位於古坑的人口占雲林縣的阮姓人口54.2%,為同姓聚落。


岳父陳家為清水鎮客庄出身,聽老婆大人說,有詳細的族譜至漳州始祖開漳聖王陳元光。岳母家則原先從事木業,外婆由羅東遷移至嘉義發展。

從洪惟仁先生的臺灣語言地圖集所示,臺中清水應屬於臺中泉腔區,羅東屬於宜蘭老漳海腔區。

我的網路宗祠-新港童姓、古坑阮姓

陳元光(657~711)像。圖片連結自iFuun網站

每個家庭都是一個故事,等待我們自己去挖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部就很寬 的頭像
    阿部就很寬

    阿部就很寬的童言童語

    阿部就很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