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再來個中西交會的角落生物大對決(2023.04.22.)
今天對決的是「土」半夏與「土」人蔘,這兩種深藏不露的生物就從你我家裡圍牆旁的水泥縫裡不經意冒出。
土半夏(Typhonium blumei Nicolson & Sivad,1981)是天南星科植物,原產於東北亞至東南亞,包含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潮濕耐陰處。
土半夏屬(Typhonium,又名犁頭尖屬,看起來很像『颱風』,不知道拉丁文是否有關連性?)是在1829年由奧地利植物學家Heinrich Wilhelm Schott(肖特,跟孟德爾是老鄉)發表,肖特的專長是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該屬植物目前有35種,分布於印度至東亞、南亞至澳洲一帶。
而土半夏則是在1981年由曾任職於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已經過世的美國植物學家Dan Henry Nicolson(1933~2016)與印度古里大學(Calicut University)的植物學家Dr. M. Sivadasan共同發表。
肖特(圖片引用自維基百科)、Nicolson(圖片引用自The Plant Press)、Sivadasan(圖片引用自Google Scholar)
土半夏是長相可愛的觀葉植物,今天因為開花才認出來,從Google相簿的辨識功能。全株有毒,雖然號稱有抗癌功能,但未被實驗證實功效。種小名blumei用翻譯是『盛開』之意,不知道對不對?
而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Makino)一樣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屬(Pinellia)的屬名是紀念義大利植物學家Gian Vincenzo Pinelli(1535~1601),種小名ternata為三裂複葉的意思,指的是半夏的葉子,會從原本像土半夏的心形葉,轉變成為三裂的複葉。半夏是由瑞典博物學家Carl Peter Thunberg(1743~1828)於日本出島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外科醫生時搜集到的標本,返國後於1784年描述發表,後於1901年由牧野富太郎(まきの とみたろう,1862~1957)改為現在的學名。
Pinelli、Thunberg、牧野富太郎圖片,引用自維基百科
半夏的中文字意,有兩種說法。此名詞自古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以雙關詞出現,如唐朝李敬方的《天台晴望》「林果黃梅盡,山苗半夏新」,或中、日節氣中的「半夏生」。或指小暑的時節發芽,約七月初;或指結果、採摘,此一選項較符合實際時程。在中醫上,半夏有消痰、鎮咳、驅瘀的功能,部分並通過藥理實驗證明。
右圖半夏引用自維基百科
雖然從葉片稍可區別半夏與土半夏,但臺灣另有一外來的歸化植物-金慈菇(Typhonium roxburgii Schott)就常讓人誤認了。由於兩者是同一屬,因此不好分辨。
從黑胡桃部落格的內文,以及引述的師大王震哲教授的文章所提,表面可見的是土半夏的葉子較圓(長寬比較接近),而金慈菇的葉較尖、較細長。保險一點起見,得從花(佛焰花序)檢視,佛焰花指的是花開得像佛堂燭火一樣。
將最外圍葉狀的佛焰苞(Spathe)剝開後,長柱狀附屬物(Appendage)下方花序依序是雄花(橘色)、膨大的不孕性花(黃色),及下方的雌花(橘色)。金慈菇的不孕性花為膨大、絲狀朝下,種小名roxburgii指的應該就是這個像圓球狀的不孕性花吧;而土半夏則為為絲狀朝上的長筒狀,可從下中圖的王教授論文附圖可以分辨。
左圖金慈菇引用自黑胡桃部落格,右圖土半夏引用自澳洲A.Hay土半夏屬的論文附圖
另一株是可以入菜的土人參(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tn.),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2009年被子植物APGIII分類法改為分出的土人參科Talinaceae)植物,所以稍微肉肉的...跟發現它的那個人類很像....但我喜歡的是它那開出的小紅花,在疫情期間可是我神遊櫻花的最佳代替品。
馬齒莧科為1789年由Antoine Laurent de Jussieu(1748~1836)改善了林奈的分類法分出的科別,至今仍在使用。南半球乾旱地區為主要產地,與仙人掌科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土人參科僅2屬28(?)種,分布於中南美洲、非洲一帶。Talinum土人參屬在國外又稱為flameflower、Jewels-of-Opar、Pink baby's breath,被當為葉菜類及觀賞用的多肉草本植物。
土人參為1760年由萊頓大學科學家Nikolaus Joseph Freiherr von Jacquin(1727~1817)命名,paniculatum為圓錐狀之意;後於1791年由 德國植物學家Joseph Gaertner(1732~1791)重新命名為現在的學名。
Jussieu、Jacquin、Gaertner圖片連結自維基百科
土人參引進亞洲後也成為傳統醫學的用途,當成利尿劑等使用。長年的根部具有人參的香氣,因此又稱為假人參、野人參、土高麗,也曾被人假冒人參販售,於1915年引進臺灣,成為路邊常見野菜。由於富含草酸,不宜痛風、腎病患者食用。
小巧可愛的Pink baby's breath小紅花,大約在下午三點左右盛開,因此在農村尚未有計時表時,作為開始煮飯的時間剛剛好,因此又稱為煮飯花。
而人參(Panax ginseng L., 1753)則是著名的藥用植物,原產於東亞尤其於寒冷地區、海拔500~1000公尺的山坡,自《神農本草經》便有紀錄,已有千年以上的使用。韓國於18世紀起開始發展高麗蔘的栽培,現成為韓國特色之一;美國於19世紀於北部及加拿大栽培花旗蔘Panax quinquefolius,花旗為美國之意,又稱西洋蔘;雲南白藥的成分則為蔘三七Panax notoginseng,產於雲南一帶。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屬(Panax)為治百病之意,與土人參的血緣關係就差得遠了。而最常與土人參混淆的棱軸土人參Talinum fruticosum (L.) Juss.則是以皇宮菜的名字熟為人知,也是常見的野菜之一。種小名fruticosum為濃密的意思。
右圖棱軸土人參連結自維基百科
「土」之意,應該是類似「B級品」的意思,沒有A貨,B貨可以取代一下。比較好聽的說法,是『在地』的、『本土原產』的意思,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種自然環境中不入盆的植栽,陪伴大家度過世界地球日,希望世界更美好。
角落生物總在不經意時,出現在不經意的地方(2022.11.03.)
沒有刻意播種或澆水,先從盆栽內長出一公尺長葉的草本植物。還好開了花,一查不得了,居然是薑黃,怎麼來的呢?
再過一陣子,盆栽邊長出了戟狀葉,莖從小葉欖仁旁抽高,似乎想超越在這邊待了十幾年的老大哥,是木瓜樹,居然從這裡冒出來...
薑黃(Curcuma longa)原產於印度,薑黃屬(Curcuma)字源於梵文,原意就是薑黃,西元五世紀時經西域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可做為醫療用途及咖哩芥末原料之一。由於富含薑黃素,在台灣也成為飲食中促進健康的添加物良方。
木瓜(Carica papaya L.,或者應該稱為番木瓜)原產於墨西哥以南至熱帶南美洲,番木瓜屬(Carica)從北美洲傳至世界各地,應該在清代就已引入台灣,由於與原產中國的木瓜很像,又從「番地」而來,因此稱為番木瓜。(中國的木瓜Pseudocydonia sinensis是薔薇科的樹,從種小名sinensis就知道很「中國」)
而種小名papaya是大家很熟悉不過的木瓜英文啦!起源於中美洲Arawak語,現在則廣為世界所認識,尤其是台灣的木瓜牛奶,更是台灣小吃中的代表性飲料之一。電影《KANO》的木瓜理論更被視為是台灣人的精神(雖然鐵釘釘木瓜的理論在現實並不一定為真)。
一個來自南亞,一個來自中美洲的角落生物,在台灣生根、茁壯,成為代表台灣飲食與精神的象徵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