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部負責任書評

身為一個臺灣人,對於時代的氛圍有著難以言喻的困惑。但從這困惑,也讓我們去思考,從何而來。從我們最近慶祝的「臺南四百年」來看,是以荷據時代開始,逐漸建構起屬於我們的歷史,這也是教科書上盡可能可以提供給我們的了。

然而,從四百年的更早以前,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我們通常只會提及原住民的存在以及各處的考古遺址;但藉由這些年來考古的發掘及古代DNA的研究,日新月異,帶領著我想要拚出這個只有百分之一不到的拼圖,嘗試推測出其原貌。由閒暇時間研讀的相關書籍,架構出我的史前史推測。而這本書當然也提供了我一些線索。

首先是現代人從非洲出發,分成兩批。首批的一個分支沿著海岸線直達巽他大陸(中南半島)的CF(P143,Y染色體),我們稱為Negerito黑色人種;以及第二批沿著喜馬拉雅北側的D1(M174,Y染色體),稱為棕色人種,兩者約在六萬年前左右先後抵達亞洲,前後相差推測萬年左右吧。

 

D1棕色人種在喜馬拉雅山脈與丹尼索瓦人有過基因交流後,向東一路抵達亞洲東緣,包含與大陸相連的臺灣、日本等海島,向東南則與CF黑色人種基因交流,這也是推測為何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存在於東亞及東南亞人的緣故。

此時的臺灣島推測有來自亞洲走陸路的D1人種,以及D1與CF的Negerito混種的民族走海路向北一路由菲律賓、臺灣、琉球、至日本,由這兩種民族混合而成的人民構成臺灣最早期的祖先,以及琉球的港川人、日本的繩紋人。右圖為海平面下降120米的推測圖。海平面下降120M模擬圖.jpg

CF在喜馬拉雅山區的F分支,分成現今世界各民族後往歐亞各處開枝散葉。其中向北的羌藏系統逐漸構成現在北方漢人民族,而沿著長江上游往下游及中南半島移動的侗台語族,形成南方各民族。侗台的仡佬族從長江一路至沿海,形成現在的曲蹄族侗水族則沿著珠江出海,兩者為亮島I號亮島II號的由來。時間大約在7000~8500BP。

此時由於末冰河時期從一萬二千年前結束後,海平面持續上升。在6000BP達到大約現在的水平,因此這些曲蹄族、侗水族,以及由北方南下的新石器時代的強勢的農耕民族的混和,在8000~4000BP先後由海路抵達臺灣,至於在臺灣的何處形成文明?以我推測,北部的大坌坑、南科的南關里墾丁的遺址應該都是這段期間走水路而來。而東部的台東長濱、巨石文化,也許是早期的由陸路而來的,玉石器時期則可能由南邊的海路而來。

這些渡海抵台的北中南部落,大約在6000BP前後與原有的黑人種C及棕人種D(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矮黑人)進行文化與基因的交流,形成了最初的南島文化,在4000BP因人口超出負荷而向南出走,成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從六千年前歷經了許多的遷移與族群的融合及分化及出走與回歸,形成了現今臺灣的多樣化民族的現況

至於臺灣現今各原住民族這六千年來的變化過程,希望在基因的分析資料逐漸豐富之後,能夠讓我腦補推測這段期間究竟發生了甚麼故事。


作者簡介

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簡介:陳仲玉先生是台灣著名的考古學者,長期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並擔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台灣史前文化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人文歷史。他從1955年開始在中研院工作,工作長達60年,為中研院的重要學者之一。

研究成果:陳仲玉先生對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歷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撰寫了多部相關的著作,如《太魯閣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等。他也曾參與馬祖列島史前文化的調查研究,對台灣考古學作出重要貢獻。

生平經歷:陳仲玉先生1933年出生於江蘇,後來進入台大考古所深造,1955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工作至退休,期間曾擔任李濟先生的研究助理。他在中研院工作長達60年,為中研院資深學者。


亮島地理

12000年前左右末次冰期結束,氣候暖化,海平面自現時以下200M開始逐年上升,至6000年前左右形成如今海平面後至今維持,沒多大變化。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

位於閩越之地,多海島。屬於福州閩江口與福安交溪出海口的外海的馬祖列島內,屬於連江縣。但連江縣的馬祖列島由我中華民國管轄,陸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

馬祖列島共36島嶼,跨距86公里,離臺灣182公里,離福建北茭半島9.25公里,行政中心位於南竿。

中生代晚期火成岩基盤,上層細沙夾礫石,下層堅硬之花崗岩,風化形成土壤不易,地勢起伏大

年均溫18.6度C,早晚溫差大。年雨量1060毫米,集中於梅雨季與颱風季。

島上動植物資源缺乏,多為民眾、駐軍帶來或移植。

亮島.jpg  海平面變化.jpg


亮島歷史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

此次發掘之亮島人,距今約8300年前。東莒大坪村的熾坪隴史前遺址距今約6000年前。也許閔浙一帶以船為家的(音「蛋」)為其後裔。

先簡介蜑民。從長江中下游各河流及海邊沿岸,甚至林中,自古以來存在的民族,可能包含的不只一族,而是對於這些生活習慣異於中原民族的輕蔑稱呼,在此僅介紹閔浙一帶的蜑民。推測為古代越人保留早期生活傳統的民族,以船為家,自古被視為賤民,無法享有一般漢人權利。在與陸上漢人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喪失原本語言,現使用獨特的閩語福州話,但生活習性仍保持與漢人相異。清後開始改賤為良,民國後逐年上岸生活,右圖可見岸上房舍為高腳屋模式,甚至將船停至屋下。現已與漢人相差無幾。

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

由 en:George Ernest Morrison - http://dsr.nii.ac.jp/toyobunko/Lb-69/V-1/page/0106.html.en,

蜑民被稱為曲蹄,由於屈身在船中,身型較矮,且形成O形腿,清末民初時仍保有古閔越體質,至今仍具有蛇崇拜的文化

東莒島福正村蔡園出土唐末至元代瓷器碎片與銅錢,南竿鐵板澳有元代石碑出土,可證明馬祖列島最遲於此時開發。明代因倭寇、清代因鄭氏,讓此處歷經駐防、廢棄、海禁、解禁...多次移居、棄守,於兩岸對峙的國際情勢之下,成為重要的海防根據地。

亮島原名橫山、浪島,長1.4公里,寬0.25公里,面積僅0.35平方公里,當初亮島人在海平面較低時,逐海產而居。海平面上升後,此處成為捕魚據點,不適合居住。十九世紀英國海事局稱之為Larne Island,翻譯為蘭島浪島。兩岸對峙時,原隸屬中共;由於地理位置重要,1951年搶回歸我國所有,1965年駐軍此島,1966年國防部長蔣經國改名為亮島,防戍至今。


考古

7000~4000BP:福建廣東「復國墩文化」(金門,6300~5500BP)(「殼丘頭文化」,福建平潭,新石器至商朝),陶器繩紋、貝印紋、篦紋、劃紋,或屬於大坌坑文化(張光直),或三者交流(安志敏、吳棉吉)。或為5000~2000BP黑陶形成前的「龍山形成期」(張光直)。百越、黎越或屬於南島語族(凌純聲)。

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  臺灣史前推論-《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部負責任書摘

一、亮島與熾坪隴及其他周邊遺址的比較:

※熾坪隴遺址:位於東莒科蹄灣上方高地之緩坡處。2001年發現,約6000BP~3500BP,年代跨越時間長。

    陶器:砂質繩紋紅陶為主,繩約4~5股(2~6.5),從早期刺紋、指甲印紋,到晚期方格印紋、雲雷紋、拍印、雙線條紋均有。

熾坪隴陶器.jpg   熾坪隴陶器2.jpg

   石器:小型刮削器(舊石器時代遺風)、蠔蠣硺(兩廣沿海較常見)、磨製石錛、磨製石矛頭與石簇。

熾坪隴石器.jpg 熾坪隴石器2.jpg

  魚骨器物與貝殼

※亮島島尾I、II遺址:

紋路.jpg  魚叉.jpg

陶器:夾砂陶,貝印、指甲壓印紋,新石器時代早期。

石器:花崗岩質尖狀器

二、亮島與熾坪隴遺址的陶器比較

陶器比較表.jpg

三、亮島與熾坪隴遺址的石器比較

石器比較表.jpg

四、大陸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位置與年代:

大陸地區新石器遺址.jpg

馬祖史前文化年代.jpg  遺址年代.jpg

陶器之比較:技術與風格未脫離福建地域,與浙江一帶遺址關聯較小。

石器比較:多為打製石器,以及兩廣沿海的「蠔蠣硺」的尖形器。石器的磨製,中國北方約9000~8000BP流行,而南方的磨製工業則晚上一千多年。

骨角器比較:多為魚骨的箭鏃、骨針、魚叉。

大坌坑1.jpg  大坌坑2.jpg

五、亮島人兩具化石之特徵與比較:

亮島人埋葬習俗:屈肢葬為華南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主體。由廣西柳州灕江流域,延伸至長江中游及以南至沿海島嶼區域。多數無葬具與隨葬品。

亮島1坑.jpg   亮島2坑.jpg

亮島人埋葬.jpg

亮島人骨骼分析:兩者均具鏟形門齒,具有蒙古人種牙齒遺傳特徵。

亮島人I號為男性,身高158.72±4.72公分,具潛水夫症。咀嚼肌能需求較II號高。

亮島1顱.jpg  亮島2顱.jpg

亮島人II號為30歲左右女性,身高165~169公分,較I號纖細,但較臺灣西南部新石器遺址女性個體粗壯。牙結石具澱粉粒,曾食用櫟屬果實。

六、亮島人DNA研究:

粒線體DNA:母系遺傳

亮島人I號:屬單倍群E,目前中國大陸、中南半島未見。與臺灣原住民較近,印尼、菲律賓較遠。

亮島人II號:屬單倍群R9,與邵族、華南傣、苗、瑤,即現代華南壯侗語人群相關。臺灣鄒族4%R9b,20%以上R9c(布農、卑南、魯凱亦存在)。R9c發展成F,臺灣原住民25%以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約10%,漢族、傣苗瑤也有10%。

Y染色體:父系遺傳

亮島人I號:為O1a,屬印尼語、卡岱語、羌族與漢族。而臺灣原住民主要為O1*-M119,如泰雅族(98%)。

亮島人II號為女性,不具Y染色體。

亮島12復原.jpg

七、推測:北京大學古人類研究所傅巧妹在科學月刊中的發表東亞人的祖先是北往南的走向漂移,而華南一帶是東亞、東南亞的十字路口。

從顱骨型態:1952年金關丈夫與1982年鈴木尚、2004李匡悌的研究成果繪成男性顱骨數據的人種譜系圖,亮島人落在與琉球群島的港川人、泰雅族與菲律賓南島族的群體中。

顱骨分析.jpg

東亞族群分二層散布,第一層為澳-巴人種多為海洋民族,一路延伸至港川、繩紋人。第二層穿越歐亞中部至東亞。9000BP因農耕使得人口擴張,往南方漂移。但傅巧妹團隊不接受此理論,原因為相關地區之DNA顯示,東亞基因之相似程度遠高於澳-巴基因。

兩層遷移模式.jpg

從語言學:500BC長江至東南沿海基本上全是南亞語族,證據為漢語中借用的南亞語詞彙。

從民族誌:蛇圖騰崇拜、斷髮、紋身、拔齒、欄杆屋、崖葬,臺灣原住民與閩越族相似。作者推測為雲貴高原侗台語仡佬族,8500~8000BP順江至吳越之地,成為曲蹄族,為亮島1號的民族。侗台語之侗水沿著珠江流域出海往南北,約8000~7000BP至古閩南沿海,為亮島2號的民族。兩者均與南島族有親屬關係。

侗台語譜系圖.jpg

早期南島語族約一萬年前開始形成,八千多年前發展於福建沿海,六千年年後進入臺灣,形成南島語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部就很寬 的頭像
    阿部就很寬

    阿部就很寬的童言童語

    阿部就很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